01 大赛宗旨
为贯彻落实国家关于“坚定文化自信,加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”的战略部署,促进高端翻译人才培养与选拔,增强中华文化国际传播能力,在延续前两届大赛的赛事设计基础上,上海外国语大学高级翻译学院等单位拟于2025年9月—12月继续联合举办第三届“译学家‘中国思想’话语汉英翻译大赛”。
大赛将颁发由全国翻译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盖章的证书。前两届大赛获得了高校MTI等外语专业同学的广泛关注和支持。现在第三届大赛报名通道已开启,欢迎广大师生踊跃组织报名参赛!
02 组织机构
官方指导:全国翻译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
主办单位:上海外国语大学
承办单位:上海外国语大学高级翻译学院、上海外语音像出版社
学术支持:Journal of Translation Studies
《中国翻译》
《上海翻译》
《外语电化教学》
03 赛事说明
参赛对象
A组:全国高校全日制在校生(研究生、本科生),不限专业。
B组:全国MTI、翻译专业教师和其他从事翻译实践的专业人员。
比赛语种
汉译英
比赛形式
笔译
报名时间
即日起至2025年10月31日
评选方式
大赛评选采取人工智能比对筛查过滤和专家评阅相结合的方式,充分体现翻译比赛的真实性、公平性和权威性。
比赛流程
大赛分为线上初赛和线下决赛两个阶段。
初赛
比赛时间:2025年11月15日上午10点。
比赛形式:参赛者登录大赛赛事通道(大地数字出版与在线发表平台,“个人中心-我的比赛”),根据平台即时呈现的文本内容,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在线翻译。
决赛
比赛时间:具体时间另行通知。
比赛地点:具体地点另行通知。
比赛形式:初赛选拔出来的优秀选手,通过线下纸笔答题形式参加决赛,限时闭卷翻译(无任何人工、词典或电子工具辅助。)
颁奖典礼
大赛将于决赛次日举办线下颁奖典礼。进入线下决赛的参赛者将有机会获得一等奖或二等奖。
平台支持
大地数字出版与在线发表平台(YouPub)
04 拟设奖项
初赛
所有认真参与竞赛的学生均可获得电子版参赛证明,有机会获得上海外语音像出版社线下/线上带薪实习机会。

参赛证书样例
决赛
学生奖
大赛设全国一、二、三等奖及优秀奖。
一等奖:不超过参赛人数的5%
二等奖:不超过参赛人数的15%
三等奖:不超过参赛人数的30%
以上获奖选手均可获得电子版+纸质版获奖证书,其中一等奖前3名奖励2000元或等值奖品,二等奖前10名奖励500元或等值奖品,三等奖前50名奖励“译学家”定制精纺丝棉T恤一件。
优秀奖
若干,电子版获奖证书。

获奖证书样例
教师奖
大赛设全国一、二、三等奖及优秀奖。
一等奖:不超过参赛人数的5%
二等奖:不超过参赛人数的15%
三等奖:不超过参赛人数的30%
以上获奖选手均可获得电子版+纸质版获奖证书+电子版数字出版证明。
优秀奖
若干,电子版获奖证书。
指导教师奖
对指导学生获得优异成绩的教师颁发电子版证书。
优秀组织单位
根据组织人数和获奖情况,表现优秀的组织单位可获得“优秀组织奖”。
【赛事支持与延伸激励】
出版与展示:优秀作品将汇编为《译学新绿——中国思想话语汉英翻译大赛优秀译本选集》, 在“大地数字出版与在线发表平台”出版。
第一届和第二届《译学新绿——中国思想话语汉英翻译大赛优秀译本选集》ISBN 978-7-89515-124-6,即将上架。
05 报名流程
个人报名
进入大赛官网https://pub.shisu.edu.cn/点击大赛图片进行报名,或扫描下方二维码进行报名。统一收取报名费30.00/人,用于专家评审、信息核对、证书制作、印刷及证书快递邮寄等费用。
注:报名后请根据跳转信息及时加入大赛官方交流QQ群。进群请改群昵称,如“张三+上海外国语大学+本一”。各群内信息同步发布,无需重复入群。
【报名转发限时优惠活动】
转发本篇文章至朋友圈,集15个赞,截图上传至报名链接中,审核通过后即可享受报名费五折优惠参赛。
【审核通知会通过短信提醒发送到个人手机短信中,请到“个人中心-我的比赛”中及时查看并缴费。】
注:初赛题目发布后,不再接受退赛退款申请。
团体报名
有意愿团体报名的院校赛事负责人,可添加下方赛事联系人微信。添加时务必备注“学校名称+译学家大赛团体报名”。
张老师 微信:18801259335
06 联系方式
如对比赛流程、规则、报名事宜有疑问,请联系大赛组委会:
苏老师 QQ:1027832724
张老师 QQ:939433173
07 版权及法律声明
所有参赛译作的处置权归大赛组委会所有,优秀译作将有机会在线发表。
本翻译比赛是学术性、竞技性比赛,主办方不承担除按照预定规则颁发奖品之外的任何法律责任。
比赛一经发现作弊,即取消涉事者参赛资格并通报所在学校。
比赛解释权归本组委会所有。